尊重生命,保护健康
每当我们到医院检查或者进行健康体检时,接触最多的莫过于“三大常规”了。“先验个血吧”、“查下大小便”、“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等等!
那么今天就来教教大家如何快速看懂我们常见的化验单。一般来说“三大常规”指的是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是对检测者的血液、小便、大便进行基本检验,从而大致判断检测者有无相关疾病的一种临床检验手段。

第一:血常规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尿常规:一般来说对于尿液的检测最重要的数值就是尿血、尿蛋白和尿白细胞

便常规: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便常规化验包括检验粪便中有无红血球和白血球、细菌敏感试验、潜血试验(OB)以及查虫卵等。

我们的红细胞一般来说变化不会非常大,特别是对新生儿(正常范围6.0-7.0x1012/L)来说,红细胞偏离正常值一定要警惕起来。
人体的RBC异常主要有两种情况:
增加:精神因素(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生(气压低,缺氧刺激;长期多次献血)
减少:妊娠;6个月~2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造血原料相对不足;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
增加: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等等
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破坏增多,见于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合成障碍,见于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这是女生最熟悉的指标了,女生由于生理期的存在,大多数女生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而所依赖的指标就是血红蛋白(Hb),一般来说,血红蛋白(Hb)的正常范围是: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当血红蛋白(Hb)低于相应下限时,就是贫血,贫血的原因很多,包括营养不良、急慢性失血、血液系统疾病等。轻度贫血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药物来提高血红蛋白指标。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它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一股防御力量,用于在”异物”入侵时起到防护作用。白细胞(WBC)的正常范围是:成人,(4.0~10.0)×109 个/L。当白细胞计数大于此范围时,大多提示身体存在急性感染。
一般来说,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提示病毒感染可能性大。
在我们检测的新冠肺炎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单上都能发现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增高。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比如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膀胱炎等。


从医学上来讲,就是小便里有红细胞,主要见于急性肾炎、泌尿系统结石、外伤等。特别要注意的是,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凭借肉眼就能观察到尿液里存在血液,而镜下血尿是指尿液里的红细胞太少,通过肉眼无法察觉到尿液里的微量红细胞,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发现异常。
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规检查可以测出即为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现蛋白尿。肾小管间质疾病如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尿蛋白多为+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2克。肾病综合征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或等于3.5克,同时伴有血白蛋白减少,水肿、高血脂。
正常情况下白细胞存在于血液中,但由于一些原因部分白细胞混入尿液就形成尿白细胞。正常尿液中,可有少量白细胞,一般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HP)白细胞为1~2个,仍属正常。如每高倍视野超过5个白细胞,则称为镜下脓尿。镜下脓尿提示尿道有化脓性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或尿道炎、肾结核等;肾小球肾炎时,尿内白细胞也可轻度增多。

粪便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结肠炎症如菌痢时,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
下段肠道粘膜炎症、糜烂或出血时,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疾患的粪便中可见到红细胞。阿米巴痢疾时粪便中红细胞多于白细胞,成堆出现,并有破坏现象。
粪便隐血实验是指在消化道出血量很少时,肉眼不能见到粪便中带血,并且粪便中有少量红细胞被破坏。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现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
电话:400-879-8218
网址:http://www.diagre.cn
邮箱:diagre_service@126.com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光村路111号1幢2层